近日,中冶赛迪信息EP建设的天津北辰区智慧管廊项目进入子系统调试阶段,该管廊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市首个正式运行的智慧综合管廊。
天津北辰综合管廊西起京津唐高速公路东侧,东至津围公路,全长4.72公里,包含电力舱、综合舱、热力舱3个舱,容纳电力、给水、中水、通信、热力等十余种城市管线,是天津北辰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为了更好地实现管廊的智慧运营,管廊内配备了两台智能巡检机器人,负责电力舱的日常巡护,并自动采集管廊内的图像、异响、设备温度等信息。这些信息会统一回传到智慧管廊统一管理平台,借助定位系统,巡检机器人还可通过扫描空间布局来判断自己的实时位置。
在宽敞明亮的智慧管廊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慧管廊统一管理平台自动获取机器人和其他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并将核心数据实时呈现在管控大屏上,包括相关设备和管线的名称、编号及运行状态等。一旦异常情况发生,系统会立即报警并显示原因,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3月16日,中新网等媒体对本项目及巡检机器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天津智慧管廊项目建成后,不但能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对城市地下市政公用管线的公用设施更精准、精细、精确的有效管理,为北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大交通体系、促进区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