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征程,中冶赛迪信息秉承国家使命、央企担当,坚定布局 “卡脖子”关键技术,以数字产业链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关键节点自主可控为目标,加速AI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基地、数据要素型产业基地三大产业集群培育。立足重庆、成都双核,布局优势区域,发挥龙头企业“头雁效应”,以AI、物联网、数据库领域的科技创新、原创技术突破带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产业企业集聚,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AI产业基地
以中冶赛迪融合昇腾AI技术打造的边缘端智算设备T-800的上下游产业链为抓手,培育技术路线全国产化的AI产业集群。发挥中冶赛迪信息智能制造、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八大场景优势,重点推动数据标注、模型训练、软件开发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研发生产等企业集聚,同时引入中冶赛迪信息长期合作的院士团队入驻AI产业基地,引领入驻企业攻关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物联网产业基地
发挥中冶在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高速公路、地下管廊等万亿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资源,以及华为鸿蒙产业生态体系优势,围绕“赛迪—鸿蒙”融和产品“I-800”的上下游产业链,建设“赛鸿之城”。通过打造物联网电子电路生产基地、智能物联技术研究院、物联控制软件生态园、物联网国家级产业联盟和众创孵化空间,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人才和技术聚集,建设全国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及人才高地。
数据要素型产业基地
发挥中冶赛迪信息国资监管平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势,依托中冶赛迪联合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CISDigital-TIMES数据库核心技术,围绕数据采集、清洗、管理、交易、数据模型、指标算法、应用开发等布局数据要素型产业集群,吸引国内外优秀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集聚,推动数据要素型产业基地建设。
作为重庆市软件产业龙头企业,中冶赛迪信息开启三大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选择重庆、成都双核优势区域进行产业集群布局,将更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成渝双城经济圈融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