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中冶赛迪信息流程制造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心管委会年度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冶赛迪集团副总经理、中冶赛迪信息董事长李志,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该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旨在围绕工业大数据领域,开展冶金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挖掘在冶金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深层次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工业实时数据库、敏捷低开引擎、数据质量等大数据系统软件核心技术攻关,全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重大软件国产化替代,提升冶金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能力。中心的成立对于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促进科研成果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更好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应用探索和人才培养,共同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典范,推动我国冶金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孙家广院士表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顺应国家和社会的数字化需求,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软件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加快推进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研发“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系统是双方共同使命。中冶赛迪信息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双方通力合作,寻找有端、边、云需求的场景客户,加速产品研发并落地实施。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孟祥利在致辞中表示,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的针对冶金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特别是工业软件开发相关研究,有助于挖掘相关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深层次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掌握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工业软件铺平了道路。
李志在致辞中表示,工业软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工艺沉淀与传承的载体,工业软件涉及生产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石。中冶赛迪信息依托六十余年工业实践,自主研发以CISDigital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系列工业软件产品,面向以钢铁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业成功打造多项行业首创的智能制造标杆示范案例。联合研究中心既是强强联合,也是优势互补,标志着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把握好流程制造业“数据要素”这一核心优势,推动产业、高校和企业的高水平协同创新,促进流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宋韶旭、副主任李强共同对中心工作情况及计划进行了汇报,介绍了中心成立以来在实时数据库、敏捷低开引擎和数据质量三个方向的研究以及后续工作安排。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主持会议,中冶赛迪信息副总经理刘明、副总经理李强,中冶赛迪股份数字化中心主任肖鑫,联合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及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会议。